自新焦煤組建以來,山西焦煤汾西礦業(下稱“汾西礦業”)廣大干部員工錨定加速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煉焦煤企業戰略目標,按照山西焦煤技術創新總體部署,堅持以目標、問題為導向,不斷健全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和制度,持續強化工作落實,形成了一批干得好、立得住、叫得響的創新成果,有力推動了企業安全高效發展。
建章立制 激發創新潛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汾西礦業高度重視、認真部署,將科技創新工作作為企業安全高效發展的法寶,先后出臺完善了《汾西礦業集團所屬單位技術創新系統管理考核細則》《汾西礦業集團公司技術創新貢獻者專項激勵考核辦法》《汾西礦業集團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管理辦法》《汾西礦業集團公司全面質量管理推進及(QC)小組活動管理辦法》以及《重大項目技術論證和設計審查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考核制度。這些考核制度的出臺完善不僅細化了崗位創新、QC小組活動、攻關課題、科技創新、專利、論文、成果推廣等獎勵標準,更從制度、獎勵機制等方面進一步激發了全員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022年,汾西礦業高陽礦成立創新技改領導小組,制定下發激勵制度,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科技創新、“五小”成果申報,充分調動一線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要想充分激發出它的潛力,必須要出臺完善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形成體系,這樣才能鼓勵員工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真正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臺,為企業發展增添創新活力?!狈谖鞯V業技術中心副主任李巖深有感觸地說。
2020年至2022年,汾西礦業有4項科技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11項國際先進、1項國內領先、1項國內先進,獲得省部級二等獎13項,三等獎11項,累計創造效益6億余元。
攻堅克難 提升核心競爭
2020年以來,汾西礦業從“雙碳”技術、“保水”開采、煤礦智能化、煤礦安全四大方面,攻堅克難,全面發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創新之路充滿艱辛坎坷。汾西礦業曙光礦開展“110”工法以來,巷道底鼓、幫鼓嚴重、局部區域斷面減小造成風速超限、受巷道內堆積渣石無法及時清理運輸等問題是最大難題,而解決這些難題,最關鍵就在于要“支得住、切得開、下得來、護得好”。
對此,該礦組織成立“110”工法技術攻關小組,積極改進施工工藝,著眼工作面關鍵部位,安排專人現場跟班督促,對施工作業過程中打設恒阻錨索深度和強度、爆破切縫孔深度、角度和爆破質量、連體底梁架設強度、U型鋼擋矸效果以及頂底板注漿情況等一系列施工情況進行把關監督,及時有效地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推進。
山西焦煤重大技術攻關項目《曙光煤礦TDS智能干選技術工藝研究與應用》經過調研、采樣、試驗、論證、施工、調試等一系列程序后,已圓滿通過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驗收,并成功轉化推廣成果。轉化推廣以來,該項目有效解決目前動篩系統存在的問題,矸石帶煤由原來的6%左右降低至1%以內。同時減少塊煤損失,最大限度回收資源,增加經濟效益。
作為山西焦煤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的《汾西電網一體化運行調度控制系統》已通過山西焦煤驗收,并獲得中煤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雙柳煤礦通風監測智能調控與災變風流應急》已通過汾西礦業驗收,并獲得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汾西礦業科技創新、五小創新方面碩果累累,2021年至2022年10月,共形成科技創新成果123項、五小成果21項、管理創新2項,成果轉化應用實現利潤1177萬元。
厲兵秣馬 立足長遠發展
科技創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才,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人才的教育培養儲備至關重要。
近年來,汾西礦業在科技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方面,緊跟山西焦煤步伐,出臺了一系列獎勵制度。項目參與者不僅有經濟上的獎勵,在未來職務晉升方面也會予以優先考慮,極大地激發全員想創新、敢創新的能動性,讓善創新、能創新的人員有盼頭、有奔頭。
在汾西礦業雙柳礦,技術創新任務被全面分解,全礦所有科室都要指定一名副科級人員主要負責技術創新項目,而技術創新項目的參與人員也無限擴大,無論哪個隊組,不論什么崗位,只要提出了項目創意,就可以算作創新項目的團隊成員,取得的成績大家共享。
此外,由汾西礦業31個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組成的山西焦煤汾西礦業創新聯盟,圍繞“創新、傳承、開放、共享”四大發展理念,建立技術創新成果共享渠道,開創人才培育新模式,構建高技能人才學習、交流研修平臺。依托該平臺,汾西礦業在技術攻關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形成團隊優勢,實施重點攻關、重點突破,達到技能創新、培養人才、整合高技能人才資源的目的,推動了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了企業技術水平優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