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想將這些自己工作中的典型成功案例編成教案分享給大家,快到退休的年紀,總想著還能再教徒弟些什么?!碧靹偯擅闪?,劉錄琴早早到崗,梳理好早會資料,就開始整理以前的案例。
劉錄琴是山西焦煤霍州煤電鑫鉅煤機公司高級工程師、首席設計師、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主要負責新產品的研發、技術革新、人才培養等工作。
剛到公司那會兒,不少人對她一個女同志搞煤礦機械設計有點質疑,無法深入井下一線是致命弱點。但劉錄琴卻說:“我喜歡研究機械制造,有弱點就要克服!”
于是,學習成了劉錄琴的法寶,向書本學、在會議交流中學、帶著問題到車間學、與一線員工交流,她還下載了大量回采工作面的動畫和視頻,反復觀看琢磨,并到煤科院校、煤機制造企業參觀取經,學習同行業的先進技術。
2000年,霍州煤電準備研發投用輕型液壓支架,由于資金緊張,只能改造閑置液壓支架。這項任務沒有先例?!耙簤褐Ъ艿母脑?,有時比設計還難。除了兼顧原有液壓支架的結構,還要兼顧礦方提出的要求?!弊鳛轫椖控撠熑说膭浨巽T足了勁兒,成功改造了400多架閑置的液壓支架。
一路走來,從最初的模仿、改造,到如今能夠自主研發新設計,研制出20多種型號的液壓支架,并擁有獨家專利,劉錄琴從一個機械制造專業畢業的女學生蛻變為技術骨干,成長為公司研究所的一名權威導師,摘得了山西省“三八紅旗手”“五一巾幗標兵”的桂冠。
在研究所,“傳道解惑”的師者是她的第二張名片。依托工作室平臺,她把30年的積累傾囊相授,悉心培養了10個徒弟。每個設計、每套方案,劉錄琴和徒弟常常是激烈討論、認真比對、反復推敲、精確計算。每次支架投入生產前,更是不厭其煩地去論證、修改。哪怕生產出樣機,她仍要帶著徒弟全程跟蹤。
嚴師出高徒。越細微的東西,她要求越是嚴格。在徒弟高峰的印象中,師傅工作態度非常嚴謹。如今,她的徒弟們及工作室的成員們個個都能在工作中獨當一面。
從青春到半百,從職業到事業,三十年來,劉錄琴擇一業、成一事,初心如磐。今年,雖即將退休,她仍滿懷熱情、盡己所能帶領工作室成員奮戰在第一線。